•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─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  •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─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  •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─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  •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─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  •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─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
姚瑞中_視覺藝術獎
首展日期| 2017/12/9 ─2018/1/28
地點| TKG+

入圍理由
自先前的「海市蜃樓」計畫起,姚瑞中逐漸發展出一種從地方街廓、鄉鎮縣市、島嶼國境,一路擴及東亞地緣關係脈絡的「全境觀伺」視野。但不同於「海市蜃樓」計畫的政治地理學關懷,《巨神連線》系列穿越台灣民間社會與寺廟文化的表層,直指其背後的精神結構與欲望洪流。面對巨大神像的興衰起弊,姚瑞中既沒有傳統民俗攝影過於熱切的耽溺凝視,但也不妄加批判,以全然疏離的姿態冷眼旁觀。透過實地走訪的地毯式踏查、攝影書出版,以及「檔案陳列室」型態的陣列呈現等等攝影實踐之擴充,《巨神連線》系列不僅勾勒出這座島嶼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,更在不貶損其內涵的前提下,提出一種調和性的分析視野,為後續的延伸討論開啟寬闊無比的議論空間。(主筆/王聖閎)



第16屆 台新藝術獎  視覺藝術獎 得獎理由
 

「巨神連線」以台灣各地混雜佛、道,乃至於泛靈信仰等光怪陸離的宗教偶像奇觀,做為取景、再現的對象,也加入了新的裝置元素—尤其是結合聲音的處理,搭配採樣自美國太空總署錄製的「宇宙電波混音」,以此詰問民眾信仰「空洞化」的集體精神危機。

決選團肯定姚瑞中在藝術創作上長期堅持,持續擴增實踐動能。他在個展中提供了觀者反思「神明」偶像背後的「信仰」空間及複雜動機,辯證台灣社會大眾在物質與精神追求之間的流動與斷裂。

關於 《巨神連線》姚瑞中個展

《巨神連線》系列攝影作品主要自2016年初開拍,歷經一年半,密集拍攝全台230餘間廟宇、墓園、公園及樂園,主要關注漢人用自我形象所投射而形塑出來的神偶世界,透過這些欲望投射物進而了解地理空間上的特殊政治性關係。

姚瑞中跳脫「活動」、「祭典」或「人物」的場景,只專注於信徒們膜拜的「巨大欲力投射」,也就是神明的具體形象,偏向類型學景觀式攝影而非民俗攝影,拍攝的是常態樣貌而非特殊個案。作品中沒有人物,迴避事件、遠離災難,採取客觀冷靜且抽離的姿態,拍攝對象也非宗教建築、民俗活動或信仰儀式,而是展現「規模美學」概念中的「慾力具體化」。萬眾慾力共構出一尊尊巨大神像外「相」,但此「相」實為幻影,若過度執著於相即生迷惘,將墮入永劫輪迴之中而不可自拔。

關於人物與作品 

「台灣擁有全世界最複雜多元的宗教,可說是萬神之島,尤其十幾年來奇特的巨大神像文化,更是獨步全球。」

2016年3月,姚瑞中揹起他的中片幅67底片相機,開車環島拍攝巨大神像。他專挑一層樓高以上的中型或大型神像為主角,數十趟下來,他走遍230多座廟宇,拍了370卷黑白底片,光是沖洗就費盡心力,甚至拍完後出書第二天就進醫院裝了心臟支架,雖然過程很累,他卻執意要把神像拍完。

巨神是超大慾力的具體化

姚瑞中細數當代藝術與宗教藝術的關係,早在鄉土論戰時期,文人便下鄉採風,前輩畫家席德進、莊伯和、劉文三…走訪台灣各地,從廟宇的配色與剪黏藝術中尋找靈感;解嚴之後,台灣藝術界再次追尋宮廟美學,如1992年姑娘廟民眾文化工作室所策劃的「台北縣中元普渡祭宗教藝術節」、臨界點劇象錄劇團的《白水》,以及藝術家侯俊明從工地秀得到的圖懺靈感、或是黃進河從宮廟祭儀喪典尋求創作元素…等,都是當代藝術取材自宗教藝術的實例。

從小在台中樂成宮附近長大的姚瑞中,十幾年前就對巨大神像感興趣,他認為這些神像猶如接納人們慾望投射的集合體,越靈驗的神明,信徒往往捐贈越多,越有本錢蓋超大神偶。這樣反覆來回、逐漸成長的龐然姿態,就像超大慾力的具體化。因此他訪視各地大神,就像捕捉人類對死後未知世界的想像,也對這種巨神現象提出反思。

神像就是一個電腦的概念

那麼,台灣第一座巨大神像是出現在何時呢?姚瑞中不假思索的回答:「1961年的彰化八卦山(釋迦摩尼)。」二戰結束後,國民政府拆除了日本人建的「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殿下紀念碑」,並在地方的推動下,建造了這座高達86尺的釋迦牟尼佛,當時號稱東亞第一大佛。此後,1969年陸續又有了高雄五龍山鳳山寺的79尺濟公禪師與基隆中正公園大佛禪院的74尺觀世音菩薩,以及1975年的新竹古奇峰普天宮120尺關聖帝君、佛光山的120尺接引大佛、台中市北區寶覺禪寺88尺彌勒佛,之後超國百尺的包括1983年苗栗縣竹南鎮龍鳳宮136尺媽祖、1984年台中市東區南天宮146尺關聖帝君 、1993年苗栗縣竹南鎮五穀宮156尺神農大帝、1996年新北市中和區烘爐地福德宮100尺福德正神、2000年南投縣草屯鎮敦和宮162尺趙天君財神、台南市關廟區千佛山菩提寺108尺釋迦牟尼佛、2006年宜蘭縣五結鄉福德廟126尺福德正神、2009年南投縣埔里鎮正德大佛山文化院165尺阿彌陀佛…….。這股「巨神熱」至今仍持續延燒,比大、比高、比氣派,例如2011年新竹縣峨眉鄉峨眉湖天恩彌勒佛院237尺彌勒佛,同年落成的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的佛光大佛更高達356尺。

姚瑞中妙喻,「神像就是一個電腦的概念,去廟裡請一尊神回來,和買一台電腦回來是一樣的!」若將巨大神像比擬為超級電腦,小尊神像可視為筆記電腦。

電腦開機需要密碼,而每座神像都有不同的「廠牌」,佛教、道教或其他宗教,必須透過法師念咒開光。電腦主機與伺服器連線才能展現其神通廣大,分靈出去的眾多神像也需要與主神連線,神明法力越來越高,就如同電腦需要下載升級各類驅動程式。廟公如同工程師,檢修維護廟宇這台無敵電腦,協助信徒排解各種疑難雜症或防止病毒入侵。若神明退神,宛若移除電腦中央處理器,空乏慾力消散,徒餘神像軀殼留待時光分解。

一把隱形刀直指人心的空虛

在拍攝上,姚瑞中以「世俗化的神」為概念,用不同的角度,拍下巨神們在環境中的狀態。他拍的不是外顯於神像造形和線條的「相」,而是其背後慾力交織的複雜網絡,並藉由數量規模呈現「萬眾慾力」的現象。「台灣這幾年人心處於被剝削、焦慮的狀態,容易求助不可知的力量幫忙,於是就出現特殊的宗教現象及新聞事件。」相較於「蚊子館」系列的直白控訴,「巨神連線」比較像是一把隱形的刀,暗地直指人心的空虛。

於TKG+的個展裡,姚瑞中將「巨神連線」的影像紀錄轉成猶如神龕繪畫形式的三頻道錄像裝置,搭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錄製並開放於網路上的宇宙電波重新混音配樂,形成極其躁動不安的長時延音景,還有一道平行切光照在相片上,產生一種迷幻的宇宙感。

「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種呼喚,拍到後來,已經不是我找神像,而是神像找我。」他以台南正覺寺為例,拍完竟然底片沖出來全是黑的,他猜一定有漏,果然資料一查少了15尊,於是千里迢迢重拍,沒想到再次沖洗新買的底片居然有橫紋!他一度以為底片有問題追問進口商,最後才發現漏拍了不遠處的一尊明直宮三太子。「現在還有幾尊巨神在興建中,例如南投縣唯心聖教學院的王禪老祖、合天大道院的彌勒佛、嘉義縣嘉義市南恩禪寺大濟公…。還有一些漏拍,例如新北市萬里區永德寶宮文尼真佛、台中市南區慈明寺與松竹寺的大觀音、嘉義縣義竹五間厝代天院太上老君…。我會在六月前把祂們拍完。」看來,要讓巨神連線,還真是一件辛苦活兒呢!

20180328-s002.jpg

姚瑞中

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,專長為攝影、裝置及繪畫,曾受邀展出於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、2005年橫濱三年展、2009年亞太三年展、2012年上海雙年展、2014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、首爾國際媒體藝術雙年展、英國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、2016年雪梨雙年展…,曾獲香港集群藝術獎及新加坡亞太藝術獎。2010至2018年帶領300餘位同學進行《海市蜃樓—台灣公共閒置設施》系列拍攝計劃,刺穿「蚊子館」現象。2016至2017年完成《巨神連線》系列,探討台灣民間信仰透過巨大神像所展現的欲力奇觀。

 

作品相關評論

「規模美學」與姚瑞中的「巨神連線」系列─ARTALKS 2017/08/01

全境觀伺之眼-談「巨神連線」系列的攝影實踐─典藏藝術網 2018年1月號

 

製作團隊

藝術家|姚瑞中

影片剪輯及配樂|陳懋璋